5月13日,2023渔博会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分会场活动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举行,海洋领域专家学者、休闲渔业企业负责人、渔业从业者、潜水爱好者等齐聚美丽山海间,以“渔”为媒,共同见证分会场的精彩盛况,共话大鹏新区、南澳海洋保护和休闲渔业、海洋牧场等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深圳“耕海牧渔”。会上,“南海区珊瑚礁建设与产业开发工作站”“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大鹏国家级海洋牧场管理维护工作站”正式揭牌。
据介绍,作为首届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特色配套活动,该分会场以“深蓝大鹏·向海南澳”为主题,搭建了一个共谋合作、共商发展、共话未来的平台,海洋专家论坛、海洋产业推介与签约、海底珊瑚认养并种植等活动亮点十足、精彩纷呈。
“诚挚欢迎各界朋友到大鹏新区、南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开展更高水平、更广领域的海洋产业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创向海图强的发展新篇章!”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在致辞中表示。据悉,大鹏新区南澳三面环海,2022年攻坚完成海上渔排清退,腾出4平方公里优质海域,高端海洋产业发展空间广阔。近年,随着深圳乐高乐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家级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南澳码头工程(口岸)等一大批总投资超400亿元的重大海洋文旅项目和基础设施落地、建设,南澳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十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肖宝华介绍了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情况。据介绍,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全国首个珊瑚主题的国家级海洋牧场,将打造集生态修复、资源增殖、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体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牧场示范标杆。
活动现场,南澳办事处、南渔社区股份公合作司与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灯火水族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海客空间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将围绕海洋牧场、休闲渔业、渔业贸易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大鹏新区、南澳海洋资源保护和适度利用,推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和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深蓝粮仓”建设。同时,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嘉宾一道为“南海区珊瑚礁建设与产业开发工作站”“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大鹏国家级海洋牧场管理维护工作站”揭牌。
在海洋牧场论坛上,来自海洋科普研学、海洋旅游、休闲渔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大鹏特色休闲渔业+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未来趋势及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开展探讨,积极为大鹏新区海洋牧场高质量建设、休闲渔业提质升级建言献策。
养殖工船专家盛松伟表示,国家级海洋牧场落户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要聚焦绿色,以环保的方案推动海上高端渔旅综合体规划建设;要聚焦智慧,以现代化通讯网络和设施实时向市民游客展现海岸海底景观,呈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优秀案例;要聚焦科技,以海洋科学技术的科普,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保护海洋、发展海洋,带动、推动海洋环保等事业发展。
珊瑚生态保护和修复专家郑新庆表示,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以珊瑚为主题,在“耕海牧渔”的同时,要突出可持续发展,以生态保护为目标,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合力,深度融合文旅产业,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水上运动发展方面专家熊芳至希望通过运动和赛事的集聚带动效应,助力南澳成为国际化高端旅游、运动胜地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深圳海底认养珊瑚,成为一名珊瑚守护者”公益行动当天也在位于南澳畲吓湾海域的海洋牧场工作站进行,由10名市民群众组成的“潜水种植珊瑚体验官”现场签字认养珊瑚种苗并潜入海中完成种植,以此呼吁社会公众关注珊瑚生态,共同参与到深圳海域珊瑚礁生态修复各项行动,优化海洋生态环境。(文、图/蒋佳元 任任 南宣)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
校对 | 周勇